close

Dr.Ken

  這幾年因為腸胃的問題 每年都要挨一次全大腸鏡檢查,大腸鏡檢查是一個侵入性的檢查相對於胃鏡檢查,大腸鏡是更不舒適的檢查,第一次的大腸鏡檢查是在大學時候進行的,因為學生時代錢都是要花在刀口上的,生活、學費、還有房租,沒有想過自費麻醉的可能,記得民國94年人生的第一次大腸鏡,是在完全清醒之下進行的,當時是在嘉義基督教醫院安排的檢查,其實對於大腸鏡,當時的我可是充滿好奇

屁屁會不會痛? 要趴著屁股翹高嗎? 要全身脫光嗎?  
管子要怎麼通過曲迴的大腸?

  這一切的問號都在我無助的吶喊下得到了結果,大腸鏡的施做是病患以屈身側躺的方式進行,會換穿特殊檢查褲,檢查褲後面會有一個開口,讓醫師可以透過開口進入肛門、直腸大腸完成檢查。

圖一.屈伸側躺

無助的吶喊

  沒錯。因為那實在太痛了,當時的設備醫師必須不斷的”打氣”撐開腸道推進大腸鏡,肚子很強力的脹氣可以體會那種不舒服了吧!另外的不舒服,在於我太緊張 “腸子打結” ,應該說是因為緊張而趨緊,使得大腸鏡通過時阻礙重重,檢查實際上沒有完成,只有左腹降結腸的部分完成檢查,因為無法通過到升結腸與迴腸部。

圖二.大腸(Large Intestine)結構

  當時醫師說,應該是沒大問題,當時的認知是80%的大腸疾病、息肉、腫瘤、潰瘍等病變都在左側,右側先觀察,基本病變的機率是比較小的 (想想畢竟我當年也才20歲)

  這幾年因為腸胃頻頻出狀況,需要定期的追蹤與檢查,當然有了第一次的經驗,在此之後的檢查,我都很沒GUTs的一定進行無痛的檢查,每次自費都要3000-5000的麻醉藥物,認真說,當有了第一次的經驗,你會感謝麻醉藥的發明。

簡單跟大家說明大腸鏡的檢查

  大腸鏡真正的名稱應為軟式全大腸鏡檢查,另外有硬式腸鏡可以觀察到肛門、直腸與部分左側結腸,肛門鏡可以觀察到肛門與直腸。

  大腸鏡的檢查,必須在此之前讓腸道靜養與排空糞便,所以一般會在進行檢查的前三天,醫師會要求”低渣飲食”,會限制蔬菜水果纖維、奶類製品與油脂、辛辣刺激食物,你會過著幾天很慘澹的生活,白麵條、白吐司、白飯 是你唯一的主食、白豆花會是你的點心良伴,檢查的當日或是前日,必須要完成清腸的動作。

圖三.低渣飲食
 

    目前的清腸標準配方是透壓型電解質 來刺激腸胃蠕動,一般需要上到六次以上,甚至十多次的廁所,直到糞便排出來是如尿液般的清澈沁黃的液體,在檢查前會再被要求禁水。

圖四.等滲透壓型PEG-電解質灌洗瀉劑
 

檢查前的準備是重要的
  這很重要,這類的侵入性檢查,必要時會有切片、手術處置(包含息肉的切除、止血、縫合等),為了避免吸入性的肺炎,限制水分是必要的,如果有塗指甲油、口紅 必須要先清除,因為這是觀察生命徵象的指標之一,最後提醒,如果有假牙、會動的牙齒一定要跟醫護人員說明,不要以為你做的是腸鏡,跟牙齒會有甚麼關係,如果發生狀況需要急救,當進行氣管裝置的放置,很可能會導致這些鬆動的牙齒脫落,進入肺部造成嚴重的肺炎,威脅到生命。

不要以為腸鏡只是簡單的檢查,它具有相當的風險

  提醒: 做完腸鏡檢查後,通常會在內視鏡間旁的恢復室進行休息,這時候通常會有醫師或是護理人員來為您進行說明,需要特別注意幾個要點,像是腸道是否有清乾淨,因為這個會影響到病灶的偵查率,如果沒清乾淨也可以考慮是否重新進行腸鏡檢查,避免遺漏可能的風險。

Dr.Ken Editor_in.png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en 的頭像
    Ken

    Dr.Ken健康好朋友

    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